当前位置:首页 > 陶艺教学 - 为什么中国人的设计创意比不过国外  
 
为什么中国人的设计创意比不过国外
 
 
发布时间:2021/1/7 10:29:51 访问次数:1360  字体大小:[ ]
 
 

 为什么中国人的设计创意比不过国外

上观新闻

2021/01/07 19:34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我国目前的3000多所大学中,有1980所设有设计艺术专业,每年招收的设计艺术类学生超过50万人。

然而,要从设计教育大国成为设计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中国人的设计创意比不过国外?中国设计教育究竟有哪些短板需要弥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先生。

上观新闻: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人的设计创意似乎比不过国外。近年来,这种状况是不是有所改观?

王受之:确实,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设计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比如,中国的汽车设计很流畅,细节上做得很好,和国外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创意方面,尤其是信息文化产品的设计上,中国人的设计创意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说到创意上的差距,我认为这恐怕不仅仅是设计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教孩子背诵《三字经》、唐诗等等。记得我小学读书的时候,手要放在背后,人要坐得笔直,非常严格。中国文化比较注重规矩。而且,中国人讲天地君亲师,老师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老师怎么讲,学生都得认真听着。

但事实上,这种传统观念在另一方面妨碍了学生和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在美国,3小时的一堂课中,有2个小时我都在和学生们讨论问题,甚至争论,过程中会产生有趣的思想火花;而在中国,一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在讲课给学生听。

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国内一个普通的学生,出国后一下子冒尖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外的环境鼓励冒尖,鼓励你把自己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而我们的许多教育是鼓励孩子听话,鼓励大家照标准答案去做。所以,我希望在课堂上,能够多给学生一些启发,让他们去找更多的答案,这是我努力去做的。

王受之先生的钢笔画。

上观新闻:在设计教育方面,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受之:以前的设计教育是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求学生具备素描、色彩等绘画基本功。但是,这些绘画的基本功到底是不是设计专业的基本功呢?我看未必。以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绘画功底的学生越多,培养出的设计人才越是集中于一种类型,他们往往技巧很好,但缺少那种脑洞大开的想法。

此外,国内的设计学院普遍存在师生数量比例失调的问题。

对设计专业而言,我认为师生比例在17或者16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带六七个学生。因为设计教育是以独创性为灵魂的,设计课程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它不像语文课,可以100个人同时听课、做笔记,然后统一考试。上设计课,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比如,设计一个杯子,每个人的创意不同,设计出的杯子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沟通。一个老师辅导10个学生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如果要辅导20个甚至30个学生,上课效果肯定不好。这就像一碗汤,小碗的汤放一点盐,味道够鲜;而如果是一个大缸,还是放这点盐,就寡淡无味了。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艺术类院校的收费较高,所以很多大学一窝蜂地开设了艺术和设计系(或学院),从而导致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好在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上观新闻:您认为,从事设计教育的老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王受之:在我看来,从事设计教育的老师必须具备两个素质:第一个是敏锐感。能够敏锐地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同时能够敏锐地解决问题。设计归根到底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能力。第二个是老师要把自己的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就是一个好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觉得目前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而恰恰是老师。与国外相比,中国缺少一批把设计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的导师。用一种传统模式教育出来的同质化的老师,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王受之先生正在接受采访。

内容来自上观新闻

 
     
 
分享到:
 
     
  上一篇:2020全国师生陶赛成绩之9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版权所有:景德镇市钟声教育中心(市钟声画院)
网站办公:景德镇市瓷都大道1369号 邮 编:333000
站长邮箱:hsq9927@163.com 电 话:0798-8381212 13707989927 QQ:83693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