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德镇近代陶业学校和陶艺教育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馆 何身德 何其乐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常以陶瓷胎釉配方、造型设计、颜料调制、绘画技艺以及构图方式等手法来表现,是人类的伟大艺术创造。当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必然刺激陶艺课程乃至陶艺教育机构的兴起。
景德镇陶艺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就开设了专门的陶瓷教育机构——中国陶业学堂。这是全国最早的陶瓷工艺和陶瓷艺术学校。至建国之前,景德镇陶艺教育机构先后总计有十余家,学生人数数不胜数,已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产瓷区。景德镇成为了中国近代陶艺教育的领头羊。
一、 景德镇近代陶业学校和陶艺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陶艺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氏族先民烧制的彩陶以及彩陶上出现的花卉、鱼、鹿、鸟、蛙和几何形图案,具有伟大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它标志着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开端。东汉,我国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发明了瓷器。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其宋代的刻花与印花,元代的青花、釉里红与红绿彩,明代的祭红、斗彩与五彩,清代的孔雀绿、美人醉与粉彩,无不体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历代的精美陶瓷及其能工巧匠为景德镇陶艺教育事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艺术支撑。
然而,鸦片战争以来,洋瓷冲击中国市场,景德镇陶瓷工业一落千丈。要想振兴瓷业,首先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因此,培养技术人才就显得迫在眉睫。景德镇制瓷工匠多半是失去土地的附近县、乡农民,缺少文化知识,更没有艺术修养,制瓷技艺水平的提高是出于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并且,他们封建意识甚强,在技艺传承上“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甚至师傅带的徒弟也仅限于本行帮、本乡村的人,极大地制约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减缓了景德镇陶瓷教育前行的步伐。直至清末,随着一批留学在外的有识之士的到来,景德镇制瓷技艺传承方式才突破了边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封建枷锁,开始创办陶业学校和陶艺教育事业,普及陶瓷专业知识,解放陶瓷生产力。
二、 景德镇近代陶业学校和陶艺教育的产生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第一次提出倡办陶业学堂的建议。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安徽祁门人、江西瓷业公司总理康达呈请学部批准,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堂长由徐凤钧出任,校址设在鄱阳高门。当时,康达设置本厂、分厂两处,高门是分厂,隶属于本厂景德镇。景德镇为学堂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和学院。
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