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教育 - 景德镇钟声学校(画院)陈雅玲论文<陶艺作品特点>  
 
景德镇钟声学校(画院)陈雅玲论文<陶艺作品特点>
 
 
发布时间:2014/5/16 18:07:50 访问次数:1248  字体大小:[ ]
 
 

 

文章略登,----凡需-期刊论文发表和申报课题和优质课件申报评比等请与景德镇期刊课题采编站何身泉站长13707989927咨询。论文、课件、申报课题等发送到hsq9927@163.com。编审处。有关选用信息可登入陶教网www.jdztjw.com“期刊课题”或“瓷都论道”栏目中国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维普资讯网 查找
 
陶艺中的表层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肌理,由泥、釉、火构成组合,给人的以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从概念上来讲肌理是抽象的图像构成,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资性质表面特征。以一种有趣的纹理来表现出来,尽管它是抽象的,而他自身那种无形的表征却可让人产生无限空间意象的扩张,产生特具魅力的意境。让人由一事物延伸到另一事物上。当然这种联想与人们的修养、阅历及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有着密切的关联。纵观历史,无论历代或现代陶艺可以看出,有很多作品都在试图利用材料表层肌理、或画、或刻、或反技术向受众传达作者的思想或是浪漫。尤其当代陶艺,各色人等陶艺家更是越来越注重利用表层的偶发纹理来泄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情怀。因此肌理的表现成为陶艺创作中表层装饰并能很好传达作者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肌理的定义
1、肌理的定义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二、肌理与材料
在许多的设计作品中肌理的存在很多的时候是依附于材料的,这种通过肌理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和形体是其他形式所无法代替的,你很难用一块颜色或者是一种形态去代替肌理。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把同一种颜色分别涂到几种不同的介质上,①粗沙纸;②白卡纸的反面;③白卡纸的正面;④玻璃,对比一下涂在这几种不同的介质上的颜色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别。从色彩的角度来说光滑的材料反光能力强,色彩不稳定,明度提高,粗糙的表面反光能力弱,色彩稳定。表面粗糙到一定的程度明度和纯度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同一种颜色用在不同纹 理的材料上会有不同的效果。从造型的角度来讲肌理的纹理单元越大造型的形体整体感就越弱,反之肌理的纹理单元越小造型的整体感觉就越强。而材料在不同的设计学科中的应用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在招贴的设计中一般只会用到纸、印刷的颜料、表面覆膜等材料。其材质的变化一般来说是比较小的,其肌理的营造大多数也都要靠印刷,当然有些时候也会在表面覆膜上面做一些文章,但我还没有见过在招贴。
设计中运用石材、木材的。与招贴设计相比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就有着更多的变化。金属、木材、塑料、玻璃、陶瓷等都是在产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而这几大类的材料之间可以营造的肌理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说木材拥有天然的纹理,细腻而富有变化拥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使人产生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而陶的质感粗糙、朴实无华,从头到脚渗透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不同的材料种大,这是由于这类作品一般不靠触觉来传达信息,不同类之间的肌理可以产生极为丰富的效果。
三、肌理的种类
1、制作过程中泥料的自然肌理
1.1 轮制拉坯成形中的肌理
数千年来,传统陶艺作品极力追求釉面的光洁、胎体的无暇、造型的完整、优美,以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审美需求,而视破裂、残缺等为次品。而我们在创作现代陶艺中,却一反常态,在拉坯一定高度时,便故意将坯体拉离圆心,让在移动时忽左忽右的扭动。由于不断的扭动,坯体上出现皱纹,这些皱纹具有很强的动感。这也就不失为一件崭新的陶艺作品。有时在坯体上还特意留下手工的手印纹络肌理,这些都明显地体现出现代人追求自然的心态。
1.2 泥板成形中的肌理
1)在拍打泥板时,会留下拍打的痕迹。这些痕迹不断重叠、变化、形成奇妙的肌理。泥板的成形不拘一格。成形中会有多种肌理出现。如贴泥成形、手压成形、多种泥料纹泥成形、化妆土涂抹成形等等。这些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肌理,为我创作出优美陶艺作品提供了无限契机。
2)泥板成形后,可以借助辅助材料,如粗麻布、皱纹纸张、或直接在有肌理的石板上成形,这些都会产生美妙的肌理,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新奇感。
1.3 泥条盘筑中的肌理
泥条盘筑在中国是最早的陶艺成型方式之一,它具有8000年的历史。人们泥条盘筑只是为了造型,其实在泥条盘筑,泥条纹路如果处理的好,它会出现很美的肌理效果。泥条盘筑中,由于泥条的泥质不同,产生的肌理也不一样。利用粗质泥料通过盘筑成形,用来表达粗犷的风格;如用粗质泥料,通过火的烧制后,可以充分体现这种材质的自然力、多边、真朴的本质,形成表现对象的古拙的肌理。
2、利用施釉产生的色釉的肌理现象
色釉大部分是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焰的烧制中反映出这的金属元素的本身色彩,如以铜为着色剂的色釉为红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釉为褚红釉等,同时色釉在高温烧制时,都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色彩的来源是在基础是基础釉中加氧化物的着色剂,所以色釉的发色和肌理的出现与坯胎的本色、基础釉的成分、施釉的厚薄、火的品质、矿物氧化物的性质有关,这些特有的情况使得色釉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意象外的画意,有时万紫千红、有时又似泼彩山中的浊浪排空、或高山流水、或清泉飞流直下等等。各种色釉相互渗化中产生的偶发肌理如果运用的好会给我们以无限的创作意象和机缘。
                                                                                     3、复烧与泥和釉的结合产生的肌理
1.1 泥坯与色釉的结合
泥坯是不动的,色釉是有一定流动性的,如何把不动的泥坯与流动的色釉相互融合的更好,产生美妙的肌理?首先可以借助工具把预先设定的肌理效果刻划在坯体上,再施以色釉。由于坯体刻划的肌理有深有浅,而色釉的流动渗入就使得整件作品出现深浅、明暗的肌理,具有强烈的动感效果,给人们更强的立体效果,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1.2 泥釉与瓷坯的结合
陶艺作品是不拘一格的,不受传统流程约束。好的陶艺作品不仅是一次烧成或二次烧成,甚至多次烧成。有时,当一次烧成后的效果不尽人意,可以再次烧成,其突发肌理让人别开生面。泥釉与瓷的结合产生的肌理就是这样。首先,在瓷胎上施以泥釉,人窑烧制时,利用泥釉与瓷胎的收缩率不一致,产生很多大大小小、疏密得致的裂纹,既像干涸的土地,又似霹雳闪电,同时又具有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的意境。这种偶发的效果,正是符合中国美术学的 “崇尚自然真实,鄙薄琢伪饰”的特点。
 
     
 
分享到:
 
     
  上一篇:家长签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要增强学生自觉性
下一篇:景德镇钟声学校程博 陈丽娜谈<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探析>
 
     
    版权所有:景德镇市钟声画院
网站办公:景德镇市瓷都大道1369号 邮 编:333000
站长邮箱:hsq9927@163.com 电 话:0798-8381212 13707989927 QQ:83693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