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州市教育局出台了今年的1号文件《加快构建立体化学生资助和关爱体系的意见》。这个文件将使我市的关爱、资助学生体系覆盖全体学生,将对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关爱和资助进一步从经济资助走向学习资助、心理资助、家庭教育资助、成才与创新资助。相关的实施细则都将在今年逐步出台。
据了解,在我市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生,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残障生、学困生、尖子生,以及庞大的外来民工子女。据市教育局统计,目前苏州学困生比例大约在10%;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为2711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总数为1109人,随班就读的学生1602人;就读公办学校的外来民工子女,小学有204058人,初中为61785人。今年的教育1号文件决定构建的立体化关爱和资助体系将重点覆盖上述这些学生。
据市教育局介绍,立体化关爱和资助体系具有“全员覆盖、全面助学、全程跟踪、全体受益”的特色,它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见相关链接之一)。此外,还将健全学生资助和关爱工作的管理体系,依法依规实施学生资助和关爱工作,切实保证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并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构建这六个体系来进一步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帮扶一名学生,成就一个家庭”的责任意识。
构建立体化关系与资助体系在省内属于首创,但政策依据相当充分。据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陈绍义介绍,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相当多,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的政府资助制度和儿童保教保育费减免政策,义务教育的“免除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的国家助学金政策、生源地免息助学贷款政策和对特困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政策,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全免政策、涉农专业学生及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高等教育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苏州构建立体化体系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政策,使政策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经济资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政府为主与社会为辅相结合、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从体制机制上为教育公平奠定基石。(记者 夏禾 通讯员陈少华)
相关链接之一 立体化资助体系主要内容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进一步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庄严承诺,在全面落实好国家、省规定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低收入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午餐的全部费用、高中阶段的全部学费。对于考取高等学校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在大学就学期间,除协助办理免息助学贷款外,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丰富资助项目,拓宽资助途径,鼓励他们“饮水思源、受助思进、自强自立”。
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关爱体系
高度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特征及成因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措施,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全面加强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积极排除他们不良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积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认知基础,密切关注他们的课堂行为,多给他们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机会。注重作业设计层次,强化学习困难学生课外学习辅导,加强作业的有效管理,提高他们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教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同伴互助”氛围。加强与学习困难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健全残障学生关爱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的残障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形成较为完整、统一的残障学生信息档案数据管理系统。依托苏州盲聋学校,加快建设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全市特殊教育中的管理、指导、研究、培训、服务等功能。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除享受免费教育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在校生活补助。广泛宣传残障学生克服困难,立志成才,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和社会各界关心资助残障学生的感人事迹。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体系
认真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采取措施促进他们和本地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高校、企业等,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项目,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文体活动。加强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强志愿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实效化。办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宣传力度,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对随迁子女监护的法律意识和家庭教育水平。动员全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庭进行帮扶,进行资金、图书、文体用品、生活用品等的爱心捐赠,使受助人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体系
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积极构建具有区域及学校特色的多模式、多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分层培养体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开展有创造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中心,拓展对资优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服务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设立资优学生发明创造基金、资优学生修学资助基金、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等形式,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 □苏 育 少 华
相关链接之二 爱给了我们力量
构建立体化关爱、资助体系,苏州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多年来,苏州各校一直在努力,推进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此苏报记者及通讯员选访部分学生,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
苏州六中贫困生陈方亮:三岁时,爸爸去世,不久妈妈又得了尿毒症,家中无经济来源,只靠低保维持生活。但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怀着我,关怀我的家。每年我都会得到儿少基金会以及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经济上的帮助,让我能顺利地上学,安心地读书,自信地和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殊的家境让我从小就很独立也很努力。我热爱学习,擅长绘画,多次获奖。我曾获得过“思诚堂”自强不息奖,苏州市十佳自强少年等称号。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也立志做个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
苏州二十四中学困生张如群:初一时,我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走神,加上理解能力不强,基础薄弱,作业不会做,学习成绩总是落在班级同学们的后面。渐渐地,我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学习越来越被动,成绩也越来越差。这时,班主任走近了我,将我调到了教室的第一排,找我谈心,给我力量,教我方法,给我信心;各个学科的老师走近了我,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为我“开小灶”,义务辅导我的各科学习,慢慢地,有的学科成绩有所提高了,自信心也一点一点地上来了。现在的我听讲认真,不懂就问,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常熟徐市中心小学残障生谷越:4岁时遇车祸,下半身瘫痪,开始了轮椅上的生活。2009年,在镇残联和学校的动员和帮助下,免了我的学杂费、午餐费,还给我安上了假肢,11岁的我终于圆了上学梦。
2010年,学校让我学习轮椅乒乓球,还为我请了两位专业的教练。我坚持苦练,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2012年5月,在苏州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上,我夺得了女子下肢组乒乓球比赛冠军。去年5月,我又在全国残疾人(25岁以下)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TT4-5团体冠军、TT4级女子单打亚军。当年10月,我拿下了亚洲残疾人青年运动会的第二名。
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学校、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会继续努力的,相信我。
苏州四中“新苏州”黄小天:我来自安徽宣城,自小父母离异,我随在苏打工的父亲生活。父亲已年过花甲,无固定工作,家庭收入甚微。父亲重视读书,可因忙于生计,也不太懂家庭教育,我的家庭教育处于“短缺”状态。进入四中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非常关心我,这让我倍感温暖。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生活上的还是思想上的,老师都能及时伸出援手,特别是那些素不相识的退休的老教师们,更是热心、耐心。
应该说,我学习还不错,当初也是凭自己的努力上了高中,现在还担任着语文课代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更给了我力量,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人成才。
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学生杨依霖:我爱钻研,在全国青年物理学家竞赛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都拿过好成绩,我因此也入选了中国科协“中学生英才计划”,成了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的学生。
作为首届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的学生,我觉得自己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与使命,“拔尖创新人才”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理念与方式。这一年半来,在超越了高考的教育模式中,我更早地与优秀大学的学习模式接轨,意识到了在学习上自己真正喜欢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体悟到了学习的真谛。